802.11基本概念介绍
802.11基本元素综述:
SSID(Service Set Identifier)服务集标识符。
SSID技术可以将一个无线局域网分为几个需要不同身份验证的子网络,每一个子网络都需要独立的身份验证,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可以进入相应的子网络,防止未被授权的用户进入本网络。
BSA(Basic Server Area):BSS的覆盖范围称为基本服务区。
BSS(Basic Service Set)基本服务集:
是802.11网络的基本组件,由一组相互通信的工作站所构成。工作站之间的通信在某个模糊地带进行着,称为基本服务区域(Basic Service Area),此区域受限于所使用的无线媒介的传播特性。只要位于基本服务区域,工作站就可以跟同一个BSS的其他成员通信。
ESS(Extended Service Set)扩展服务集:
是采用相同的SSID的多个BSS形成的更大规模的虚拟BSS。
BSSID(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)基本服务集标识:
实际上就是AP的MAC地址,用来标识AP管理的BSS,在同一个AP内BSSID和SSID一一映射。在一个ESS内SSID是相同的,但对于ESS内的每个AP与之对应的BSSID是不相同的。如果一个AP可以同时支持多个SSID的话,则AP会分配不同的BSSID来对应这些SSID。
SSID:
服务集标识符SSID(Service Set Identifier):表示无线网络的标识,用来区分不同的无线网络。例如,当我们在笔记本电脑上搜索可接入无线网络时,显示出来的网络名称就是SSID。SSID由最多32个字符组成,且区分大小写,配置在所有AP与STA的无线射频卡中。
BSA(Basic Service Area):基本服务区域,相当于一个无线单元。在该覆盖区域内的成员站点之前可以保持相互通信。由于周围环境经常会发生变化,BSA的尺寸和形状并非总是固定不变的。
AP支持多SSID:
早期的802.11芯片只能够创建单一BSS(基本服务集)。即为用户提供一个逻辑网络。随着WLAN用户数目的增加,单一逻辑网络无法满足不同种类的用户需求。
多SSID技术可以将一个无线局域网分为几个子网络,每个子网络都需要独立的身份验证,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可以接入相应的子网络,防止未授权用户进入该网络。
如上图,AP上配置两个扩展服务集,也就是两个SSID,一个是Internal给内部员工使用,一个是Guest给访客使用,在此AP中,各SSID被分别关联至不同的VLAN,而不同的VLAN有不同的访问权限。这样就用同一个AP实现了不同用户的无线接入。
BSS:
工作站STA(Station):支持802.11标准的终端设备。
接入点AP(Access Point):为STA提供基于802.11标准的无线接入服务,起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桥接作用。
基本服务集BSS(Basic Service Set):一个AP所覆盖的范围。在一个BSS的服务区域内,STA可以相互通信。
BSS分为:Independent BSS和Infrastructure BSS两种。BSS的服务范围可以涵盖整个小型办公室或家庭,不过无法服务较广的区域。
独立基本服务集(Independent BSS 简称IBSS)。在IBSS中,工作站相互之间可以直接通信,但两者间的距离必须在可以通信的范围内。最低限度的802.11网络是由两个工作站所组成的IBSS。通常,IBSS是由少数几个工作站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暂时性网络。比如:在会议室中支持个别会议之用。会议开始,与会人相互形成一个IBSS以便传输数据;当会议结束,IBSS随即瓦解。正因为持续时间不长,规模小且目的特殊,IBSS有时被称为特设BSS(ad hoc BSS)或特设网络(ad hoc network)。
注:“ad hoc”系拉丁文,原意是“特别的”、“针对特殊情况的”,由于ad hoc网络的点对点性质,亦称为点对点网络。
Infrastructure BSS(基础结构模式基本服务集)。判断是否为基础结构型网络,只要查看是否有接入点参与其中即可。接入点负责基础结构性网络所有的通信,包括统一服务区域中所有移动节点之间的通信。
ESS:
扩展服务集ESS(Extend Service Set):由一个或多个BSS组成。
802.11允许我们将几个BSS串联为扩展服务集(Extended Service Set,简称ESS),借此扩展无线网络的覆盖区域。所谓ESS,就是利用骨干网络将几个BSS串联在一起。最常见的ESS由多个接入点构成,接入点的覆盖小区之间部分重叠,以实现客户端的无缝漫游。华为建议信号覆盖重叠区域至少应保持在15%~25%以上。
BSSID:
- 所有位于同一个ESS的接入点将会使用相同的服务组标示符(Service Set Identifier,简称SSID),通常就是用户所谓的网络“名称”。802.11并未规定非得使用何种骨干技术,只要求骨干技术必须提供一组特定的服务功能。
- SSID是Service Set Identifier的缩写,意思是:服务组标示符。SSID技术可以将一个无线局域网分为几个需要不同身份验证的子网络,每一个子网络都需要独立的身份验证,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可以进入相应的子网络,防止未被授权的用户进入本网络。
- BSSID实际上就是AP的MAC地址,用来标识AP管理的BSS,在同一个AP内BSSID和SSID一一映射。在一个ESS内SSID是相同的,但对于ESS内的每个AP与之对应的BSSID是不相同的。如果一个AP可以同时支持多个SSID的话,则AP会分配不同的BSSID来对应这些SSID。
WLAN拓扑结构介绍
Ad-Hoc拓扑:
- Ad-Hoc拓扑的无线网络是由无线工作站组成,用于一台无线工作站和另一台或多台其他无线工作站的直接通讯,该网络无法接入到有线网络中,只能独立使用。无需AP,安全由各个客户端自行维护。
- 采用这种拓扑结构的网络,各站点竞争公用信道,但站点数过多时,信道竞争成为限制网络性能的要害,因此,这种拓扑结构比较适合小规模、小范围的WLAN系统组网。
- 点对点模式中的一个节点必须能同时“看”到网络中的其他节点,否则就认为网络中断,因此对等网络只能用于少数用户的组网环境,比如4至8个用户。
基础架构组网拓扑:
DS基本概念:
分布式系统(DIstribution System)是接入点间转发帧的骨干网络,因此通常称为骨干网络。
当几个接入点串联以覆盖较大区域时,彼此之间必须相互通信以掌握移动式工作站的行踪。分布式系统属于802.11的逻辑组件,负责将帧转送至目的地。分布式系统是接入点间转发帧的骨干网络,因此通常就称为骨干网络(backbone network)有在商业上
获得成功的产品几乎都是以Ethernet为骨干网络。
分布式系统必须负责追踪工作站实际的位置以及帧的传送,若要传送帧给某个移动工作站,分布式系统必须负责将之传递给服务改移动工作站的接入点。如图所示:如果STA1想要访问STA3,那么STA1将帧传给AP1,AP1连接的分布式系统必须负责将帧传送
给STA3连接的AP2,再由AP2将帧传送给STA3。
基本架构拓扑:
- 802.3网络引入一个AP,无线网络中所有主机通过AP来通信。
- 无线接入点也为半双工的模式,用于在无线STA和有线网络之间接收、缓存和转发数据,所有的无线通讯都经过AP完成。
- 无线接入点通常能够覆盖几十用户,覆盖半径可达百米。AP可以连接到有线网络,实现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互联。
- 由多个AP以及连接它们的分布式系统(DS)组成的基础架构模式网络,也称为扩展服务区(ESS)。扩展服务区内的每个AP都是一个独立的无线网络基本服务区(BSS),所有AP共享同一个扩展服务区标示符(ESSID)。
- 相同ESSID的无线网络间可以进行漫游,不同ESSID的无线网络形成逻辑子网。
- AP之间使用互相不重叠的信道,AP之间信号覆盖重叠区域为10%-15%。
WDS组网拓扑:
WDS基本概念:
- WDS(Wireless Distibution System)无线分布式系统:通过无线链路连接两个或者多个独立的优先局域网或者无线局域网, 组建一个互通的网络,从而实现数据访问。
- 无线WDS技术提高了整个网络结构的灵活性和便捷性。
- 在WDS部署中,网络结构可分为:点对点方式和点对多点方式。
WDS工作原理:
- WDS可把有线网络的资料,透过无线网路当中继架构来传送,借此可将网络资料传送到另外一个无线网络环境,或者是另外一个有线网络。因为透过无线网络形成虚拟的网络线,所以称为无线网络桥接功能。
- 无线网络桥接功能通常是指的是一对一,但是WDS架构可以做到一对多,并且桥接的对象可以是无线网络卡或者是有线系统。所以WDS最少要有两台同功能的AP,最多数量则要看厂商设计的架构来决定。即WDS可以让无线AP之间通过无线进行桥接(中继),在这同时并不影响其无线AP覆盖的功能。
相比传统的有线网络,WDS具有以下优势:
- WDS无需架线挖槽,可以实现快速部署和扩容。
- 有线网络连接除电信部门外,其它单位的通信系统在公共场所没有敷设电缆的权力,而无线桥接方式则可根据客户需求使用2.4G和5.8G免许可的ISM频段灵活定制专网。
- 有线网络运维故障排查难度大,而WDS只需维护桥接设备,故障定位和修复快捷。
- WDS组网快,支持临时、应急、抗灾通信保障。
WDS应用场景:
WDS应用场景举例:
- 在室内场景部署WDS,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及室内建筑布局,灵活选择P2P、P2MP等多种组网方式。在室内网线敷设困难或覆盖区域与交换机距离过远时,采用WDS桥接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,但通常受限于建筑障碍物的遮挡,使得WDS在室内的应用受到较大约束。
- 在室外场景部署WDS,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及室外建筑布局,灵活选择P2P、P2MP等多种组网方式。当需要连接的两个局域网之间有障碍物遮挡或者传输距离太远时,可以考虑使用无线中继的方法来完成两点之间的无线桥接。
WDS组网拓扑-点对点:
WDS通过两台设备实现了两个网络无线桥接,最终实现两个网络的互通。实际应用中,每一台设备可以通过配置的对端设备的MAC地址,确定需要建立的桥接链路。
P2P无线网桥可用来连接两个分别位于不同地点的网络,Root AP和Leaf AP应设置成相同的信道。
WDS组网拓扑-点对多点:
点对多点的无线网桥能够把多个离散的远程的网络连成一体,结构相对于点对点无线网桥来说较复杂。在点到多点的组网环境中,一台设备作为中心设备,其他所有的设备都只和中心设备建立无线桥接,实现多个网络的互联。但是多个分支网络的互通都要通过中心桥接设备进行数据转发。
例如:图中LAN Segment 2想要跟LAN Segment 3通信的话需要通过AP1(Root AP)。
WDS组网拓扑-手拉手:
根据AP在WDS网络中的实际位置,AP射频网桥的工作模式有三种,分别为root模式、middle模式、leaf模式。
- root模式:AP作为根节点直接与AC通过有线相连,另以AP型网桥向下供STA型网桥接入。
- middle模式:AP作为中间节点以STA型网桥向上连接AP型网桥、以AP型网桥向下供STA型网桥接入。
- leaf模式:AP作为叶子节点以STA型网桥向上连接AP型网桥。
手拉手模式为WDS典型室内组网场景,在家庭、仓库、地铁或者公司内部,由于不规则的布局,墙体等物体对WLAN信号的衰减,导致一台AP的覆盖效果很不理想,许多地方存在信号盲区,这时采用WDS技术,通过WDS桥接AP,不仅可以有效地扩大无线网络覆盖范围,还可以避免因重新布线带来的经济损耗。
对于对带宽要求不是很敏感的用户来说,此方式较为经济实用的。
WDS组网拓扑-背靠背:
背靠背模式为WDS典型室外组网场景,当需要连接的网络之间有障碍物或者传输距离太远时,可以采用背靠背组网方式,通过两个WDS AP有线级联背靠背组成中继网桥。这种组网方式可以保证长距离网络传输中保证无线链路带宽。
对带宽要求较高的用户,可采用两个WDS AP背靠背有线直连作为Repeater AP, 两个方向工作于不同的信道,保证无线链路带宽。
Mesh组网拓扑:
Mesh基概念:
无线Mesh网络WMN(Wireless Mesh Network)是指利用无线链路将多个AP连接起来,并最终通过一个或两个Portal节点接入有线网络的一种星型动态自组织自配置的无线网络。
传统的WLAN网络中,STA与AP之间是以无线信道为传输介质,AP的上行链路则是有线网络。如果组建WLAN网络前没有有线网络基础,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消耗在构建有线网络过程中,对于组建后的WLAN网络,如果需要对其中某些AP位置进行调整,则需要调整相应的有线网络,操作困难。综上所述,传统WLAN网络的建设周期长、成本高、灵活性差的弊端,使其在应急通信、无线城域网或有线网络薄弱地区等应用场合不适合部署。而Mesh网络只需要安装AP,建网速度非常快。
Mesh网络中AP的三种角色:
- MPP(Mesh Portal Point):连接无线Mesh网络和其它类型的网络,并与Mesh网络内部MP/MAP节点进行通信。这个节点具有Portal功能,通过这个节点,Mesh内部的节点可以和外部网络通信。
- lMP(Mesh Point):在Mesh网络中,使用IEEE 802.11MAC和PHY协议进行无线通信,并且支持Mesh功能的节点。该节点支持自动拓扑、路由的自动发现、数据包的转发等功能。MP节点可以同时提供Mesh服务和用户接入服务。
- MAP(Mesh Access Point):任何支持AP功能的Mesh Point,可以为STA提供接入功能。
Mesh组网拓扑:
红色虚线代表Mesh回传链路,圆圈代表用户接入信号覆盖。
在Mesh网络,AP之间通过无线连接,可以解决单点故障问题。Mesh网络的优点包括:
- 快速部署:Mesh网络设备安装简便,可以在几小时内组建,而传统的无线网络需要更长的时间。
- 动态增加网络覆盖范围:随着Mesh节点的不断加入,Mesh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快速增加。
- 健壮性:Mesh网络是一个对等网络,不会因为某个节点产生故障而影响到整个网络。如果某个节点发生故障,报文信息会通过其他备用路径传送到目的节点。
- 灵活组网:AP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加入或离开网络,这使得网络更加灵活。
- 应用场景广:Mesh网络除了可以应用于企业网、办公网、校园网等传统WLAN网络常用场景外,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型仓库、港口码头、城域网、轨道交通、应急通信等应用场景。
- 高性价比:Mesh网络中,只有Portal节点需要接入到有线网络,对有线的依赖程度被降到了最低,省却了购买大量有线设备以及布线安装的投资开销。
室外Mesh组网典型应用场景:
室外场景一般范围开阔,通过选取不同的天线,两台MP 可以相距几十公里实现网络互连。因此,Mesh 技术可以用于跨建筑物或者跨区域的数据传输,解决了有线网络部署受施工条件限制,以及部署成本高,灵活性低的问题。所以Mesh 组网适用于校园、种植园、山区、高楼等场景中。
注意:室外场景中的障碍物主要为树木、高大建筑物等,如果传输距离很远,还要考虑地球的球面弧度, 因此实际组网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和安放天线。